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调研 > > 内容页

“牍”懂中国 竹木中探寻文化密码

新闻来源:每日甘肃网-兰州晨报 更新时间:2023-08-31 10:06:20

简牍


(资料图片)

馆藏简牍文物。

甘肃简牍博物馆展厅。

简,牒也,牍,书版也。简牍是古代书写有文字的竹片或木片的统称。

在纸张发明、普及前,简牍是中国最普通、最常用的书写载体。

甘肃是简牍大省,自1907年以来,共有6万多枚简牍出土。其中又以汉简为最,占中国出土汉简总数的80%以上,素有“汉简之乡”的美誉。初秋时节,位于兰州市七里河区马滩文化岛的甘肃简牍博物馆即将开馆迎宾,届时4万多枚竹简木片,将在这座外形酷似一卷展开的书简“新居”中与公众见面,透过千年墨迹,向我们讲述两千多年前在丝绸之路上的动人故事、真实事件、智慧光芒。

如今,甘肃简牍博物馆正在进行最后的装修、布展,而这些吉光片羽记录了什么,又在向今天传递着什么,如何让它们“芳华永驻”?走进这里,探究竹木中的文化密码。

A汉简——千年前丝绸之路的“百科全书”

“八位大夫一同出行,在悬泉置共吃了八十钱的饭,随行的五名随从自备食粮,只花费十五钱买了葱、酱调味品。这十三人的伙食费都是自理,均摊到个人头上。”这段记录就是出土于敦煌悬泉置遗址的汉简中一个伙食账本的内容。在两千年后的今天,当读到这段记录的翻译时,生动的、可触摸、可感知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天水放马滩秦简、居延新简、悬泉汉简是馆藏量比较多的几大类简牍。”甘肃简牍博物馆副馆长杨眉介绍说,包括这些大宗汉简在内的数万枚简牍,内容丰富,可以说是记录两千年前汉代丝绸之路的“百科全书”。

从屯戍劳作、衣食住行、往来书信、借钱借粮,到逃亡他乡、追捕逃犯、年季月报、文化学习、科学技术……简文记载了两千年前汉代河西边塞的风土人情,社会生活。

如馆藏的居延新简中有不少反映汉代边塞社会风气的内容,西北边塞环境恶劣,屯戍艰辛,人员复杂,饮酒之风盛行,酒后斗殴时常发生。在居延新简中就记录有数起酗酒斗殴致人伤残,甚至死亡的案例。

肩水金关汉简里有枚通缉令,短短19个字,就将逃犯的体貌特征大致勾勒了出来。简牍原文为“细身,小头,方面,小髭,少须,身端直,初亡时黑帻。”翻译过来是说逃犯身材瘦小,身子细且端直,头小,方脸,嘴上有小胡子,面部胡子较少,初逃时戴黑帻(帻:古人所戴头巾)。

还有大量私人简帛书信,有为借裤子而思忖再三,最终落笔而成的;有因粮食短缺而向在关外边塞劳作的好友求助的;有因家中双亲生病,却不能回家探望,只能寄思亲之情于书信的;有听闻朋友升职,以书信表以祝贺的;有因记挂友人,但公务繁忙,只能以书信方式送去问候的……这些私人书信为我们揭开了汉代河西屯戍吏卒的生活状况。

里程简是敦煌悬泉汉简的代表作之一,其中详细记载了河西若干地区驿置道里,对于研究两汉时期西北地区的驿传设置和详细里程,以及对今天河西一些汉代城堡遗址的考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也证明了汉代从长安到天山廊道的路网,为“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申遗成功提供了重要的历史依据。

“简牍文物是甘肃省独特的历史文化遗存,不仅记录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在历史研究领域中具有重要的补史、证史和纠史作用。”作为简牍学方面的专业研究人员,杨眉在谈起简牍时如数家珍。

“不同于《史记》《汉书》等二手或三手资料的史书,汉简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它的信息上。”杨眉说,汉简在当时的记载是最清楚、最真实的,所以研究价值、学术价值是最高的,可以再现当年丝绸之路的情景。

B精心护“牍”持续激活文物生命力

简牍能在甘肃保存,既有赖于历史和自然条件的因素,也有人为的呵护备至。

2007年,甘肃简牍保护研究中心成立,甘肃的秦汉简牍有了专门的保护机构。2012年,甘肃省简牍博物馆成立,但是有简无馆,秦汉简牍依然躺在研究中心的仓库里,没有办法向公众直接展示。

为了更好保护研究展示这一珍贵文化遗产,近年来在省市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甘肃简牍博物馆于2019年在兰州市七里河区马滩文化岛开工建设。如今,甘肃简牍博物馆已在马滩黄河之滨展露芳容,将承担起向世界讲述中国简牍故事的重任。

作为国家公益一类专题博物馆,甘肃简牍博物馆力求通过声、光、电与场景相结合的方式,将简牍中描写的人物、事件更加直接展示出来,带观众沉浸式读简。

“目前简牍博物馆已完成建设,预计近期正式对外开放,届时将通过‘简牍时代’‘简述丝路’‘边塞人家’‘书于简帛’四个常设展厅,全面、生动地展现甘肃简牍里的丝路文明与中华智慧,成为甘肃省新的文化地标和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平台。”杨眉介绍说,甘肃简牍博物馆现收藏各类文物50129件(组),珍贵文物数量排名全国第20名,其中一级文物1679件(组),数量在全国博物馆中位居前列。

如何保护好轻盈脆弱的片片竹木,甘肃简牍博物馆工作人员可谓是步步“精”心,呵护备至。在简牍博物馆的展厅内可以看到,每一枚简牍都“居住”在一个精美的玻璃房中。杨眉说,每一枚简牍都进行了试管密封并装入囊匣保存,使文物与外界空气隔离,防止文物氧化与损毁。

为了让这些国宝“居住”得更为舒适,馆内还配置了一批文物恒湿典藏柜,为珍贵文物的长期保存创造“洁净、稳定”的环境,同时,馆内建立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站,建立一整套实时环境监测系统,实现对全部文物库房的文物保存环境质量的及时感知与预控管理。

除此之外,甘肃简牍博物馆多年来一直开展文物数字化保护工作,对馆藏近4万枚简牍进行文物拍摄并逐步开展高精度拍摄工作,使简牍信息永久保存。2022年还对天水放马滩等共计453件文物进行三维数字化采集工作,使这批文物的信息得到更有效的采集。

“可能你在看有些简牍文物时会发现字迹模糊不清,但看数字化采集的信息却能清晰呈现。”杨眉笑着说,这就是高科技手段赋予文物生命的延续。

C多点发力让简牍文字活起来

酒香也要勤吆喝。为了让简牍文物活起来,让大众感触千年中华文明的深厚内涵与璀璨智慧光芒,甘肃简牍博物馆多渠道开展宣传活动,透过简牍故事线索,全面生动地展现甘肃简牍里的丝路文明与中华智慧。

加强馆际对外交流合作,馆内的960余件文物先后参加了“大秦文化特展”“绵亘万里:世界遗产丝绸之路展”“亚洲文明联展”“丝路孔道——甘肃历史文化展”等展览。2022年先后与故宫博物院、敦煌研究院、长沙简牍博物馆等单位联合举办“敦行故远:故宫敦煌特展”“‘简’述中国——甘肃简牍博物馆藏珍贵简册图片展”等多个展览,让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阐释中国文化,增强简牍学在国际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依托丰富的馆藏简牍文物,近年来甘肃简牍博物馆持续推进馆藏简牍整理出版工作。已陆续完成《肩水金关汉简》(5卷)、《地湾汉简》、《悬泉汉简》(2卷)、《甘肃秦汉简牍集释》(10卷)等书籍出版,为相关的学科研究提供了最新的第一手资料,丰富了丝绸之路和中西文化交流互鉴的文化内涵。

历史悠悠,文脉漫长,小小一枚简牍承载千秋岁月,带给我们穿越千年的时光之旅。深藏于简牍中的文化密码正在不断被破译,揭示尘封的历史,对简牍的解读和认识也转化为新的知识。“牍”懂中国,湮没在历史长河中的辉煌,正在当代重生。

文/图奔流新闻·兰州晨报记者夏苗

责任编辑:任彩玲
关键词:

Copyright @  2015-2022 新科技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备案号: 沪ICP备2022005074号-4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