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有回馈股东和提升业绩的需要,股份制银行在经营上相较传统国有银行会更加进取,对盈利的关注度也更高,不论传统的存贷业务还是新兴的结算业务都是如此,这一点在2022年报数据当中也有体现。根据统计,在申万银行板块已公布2022年报的银行当中,有4家股份制银行的归母净利润增速进入前20位,国有六大行则仅有一家。
那么,已经公布的股份制银行2022年报当中,哪些数据值得投资者格外关注?这当中又反映出了哪些经营细节?
(资料图)
吸收存款:招商银行、浙商银行增速超18%
根据统计,股份制银行2022年的总营收均值为1773亿元,归母净利润均值为563.23亿元,两项指标均高于申万银行板块的均值,但其增速均值均低于银行板块。不仅如此,这些股份制银行吸收存款的能力与银行板块整体比较也存在差距。
根据统计,股份制银行中仅有招行的归母净利润超过1000亿元,兴业银行紧随其后,为913亿元,至于吸收存款方面,股份制银行当中仅有平安、招商、浙商的吸收存款增速超过10%,尤其是浙商银行与招商银行一样达到18%的增速,考虑到这三家银行格外注重零售渠道业务,吸收存款增速显著高于市场水平并不意外。
(来源东财Choice,统计样本为所有已公布2022年报的A股上市银行,**代表无该项数据)
存贷比表现:招商银行、浙商银行经营稳健
不仅如此,从已公布的数据来看,六大行在对外放贷方面也是整体偏向激进,这一点从存贷比的表现便可得知。根据统计,剔除未公布数据的华夏银行之后,股份制银行的存贷比均值为79.48%,比板块整体均值高了近9个百分点,其中有3家银行更是超过100%。
顾名思义,存贷比是银行贷款总额占存款总额的百分比,它所表征的正是银行的资金运用能力,一般情况下80%—85%属于较为健康,过高意味着银行经营可能存在风险,过低则代表银行资金运用能力欠佳。由于招行和浙商较注重零售和财富管理业务,这也让他们在贷款业务更加稳健,这在该数据中得到了体现。
(数据来源:东财Choice,**代表无该项数据)
招商银行、浙商银行、平安银行净息差及净利差均突破2%
运用吸收的存款对外投资(不限于贷款),获取付出成本和收益之间的差值,是银行最基本的盈利模式,这也在银行财务报表中衍生出了净息差和净利差两个指标。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计算方式,净息差为银行的净利息收入与生息资产之比,净利差则为平均生息资产收益率与平均计息负债成本率之差。
由于股份制银行并不像国有六大银行那样可以轻松获得存款,所以他们的盈利更依赖于对资产的有效运用,净息差和净利差自然格外重要。而从数据上看,股份制银行的表现也确实好于银行板块整体,其中部分银行表现颇为亮眼。
根据统计,在剔除未公布数据的华夏银行之后,股份制银行当中有3家银行:平安银行、招商银行、浙商银行的净利差和净息差同时突破2%,其中平安银行甚至突破2.6%,这可能与该行拥有中国平安的全渠道支持,可以有效整合同集团内客户金融资源有关,招行的情况也是大致类似。
至于二者在净息差和净利差上的不同表现,可能与贷款类业务(包括信用卡,小贷等)的发展步伐有关,因为平安该类业务上相对招商更加激进,从存贷比数据上也可见一斑。
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兴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控制较好
当然,运用资产投资固然重要,但因此忽略贷款质量,则会严重影响银行的经营持续性,不良贷款率以及拨备覆盖率这两个指标正反映了银行贷款质量的相对高低,其中前者越低越好,后者一般越高越好,但过高也会影响到公司的利润表现。
根据统计,股份制银行中有3家的不良贷款率低于1.1%,意味着它们对于贷款的质量把控较为有效,这三家的拨备覆盖率也都在230%以上。
总结起来,从2022年报来看,部分股份制银行在利润及吸收存款的速度上表现可圈可点,其中以招商银行为代表的部分银行由于有集团协同优势,在净息差和净利差上也有不俗表现。但与此同时,部分银行资本消耗过于严重,放贷又偏向激进,由此导致的不良贷款增长以及资本补充要求都可能成为业绩增长的掣肘。
Copyright @ 2015-2022 新科技版权所有 备案号: 沪ICP备2022005074号-4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