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各地正在密集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沉到一线,把脉问诊、解剖麻雀。但某种不良倾向却足当引起重视,那就是调研还没开展,结论已有方向,按需求证有失客观。
做好调研,当然不能脑袋空空、心中没数。从梳理调研主题的现实背景,到了解调研对象的基本情况,再到拟定调研访谈的基本框架,都是必要的案头工作。但做好这些准备的目的,在于让调研更易问到点子、找到症结,而不是节省力气、提早收工。如果自认为准备充分,还没出办公室,就有了“结论”,那么相当于将调研过程变成了找例子、找论据。立场先行,即便听到了多元声音,也必然是合则用、不合则弃。如此提炼出来的调研报告,大概率有失偏颇。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举目有风景之异,思之有今昔之叹。”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正面临新情况新矛盾,亟须解决的一些问题比以往更复杂,“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时而出现。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一线的 “吐槽”“差评”背后,或许就有相关部门忽视的治理短板;基层的意见建议之中,或许就蕴藏着可以药到病除的治理良策。这里头,很多声音不见得周全、思考不见得成熟,但去粗取精、提炼总结本就是调研者的分内之责。倘若先射箭、后画靶,预设结论就会屏蔽“原生态”的真知灼见,不仅浪费宝贵的工作时间,给基层和群众造成负担,更可能误导科学决策。
这个意义上,我们呼吁广大党员干部出门调研前,应当秉持“归零”心态,善于“清空”自己。不可否认,很多领导干部一路从基层走来,对不少情况烂熟于心,而且站位高、能力强、知识广,更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但经验不能代替体验,特别是在“知识爆炸”的今天,一个人的认知折旧率急速提高,很多时候颇有“花中不知日月短,岂料世上已千年”之感。既然要拜人民为师、甘当“小学生”,就得拿出谦逊姿态、好奇心态来,去搞那种不怀任何预设目的与结论的调研。相信调研中的所见所闻,总会给人意想不到的收获,灵光一闪的启发。
调研在前,结论在后,这是客观规律,也是原则底线。真正把调查研究这一门致力于求真的学问用活用好,一定能够打捞出接地气的问题与对策,为治理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评论员 崔文佳
流程编辑:u002
版权说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站上的文字、图片、图表、漫画、视频等内容。
未经许可即使用,或以此盈利的,均系侵害本网站著作权及相关权益的行为,本网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takefoto@vip.sina.com
Copyright @ 2015-2022 新科技版权所有 备案号: 沪ICP备2022005074号-4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