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原标题:收费有标准,充电更规范
近日,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的收费持续上涨成为社会关注焦点。为规范广州市电动自行车充电市场的价格秩序,广州市发改委就规范电动自行车经营性充电设施收费有关问题发布通知,明确电动自行车经营性充电设施收取的充电电费按其所在场所执行分类电价政策。(8月2日《广州日报》)
随着近年来电动自行车数量较快增长,市民对电动自行车充电需求与日俱增。数据显示,广州已有上牌电动自行车超过360万辆,如何满足这一数以百万计的充电需求,是摆在城市管理者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目前,全市已建成充电端口逾28万个,已有3100多个物业小区建设了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但城市管理不只是算大账,还要为老百姓“算小账”。此次通知之所以着重强调规范收费标准,是因为眼下困扰市民的充电难题中,经营性充电设施收费过高是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现实中,还存在将电费和服务费打包混合收取等情况。而收费不合理、不透明,也是引发安全事故的诱因之一。在过去的事故里,不乏有人因充电贵而选择“上楼充电”,结果酿成悲剧。因此,规范充电收费标准势在必行,应抓早抓快、落细落实。
规范充电收费标准的另一用意,还在于规范市场秩序。当前,数以百万计的充电需求,其实就是一个百万级以上的用户市场,随着电动自行车保有量不断增长,未来更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增长潜力。然而,正如当年共享单车突然蜂拥出现,给城市管理带来了巨大压力,也挤占了大量的公共资源,如今小区门口或人行道路上堆满充电桩与电动自行车,也不是“理所当然”,而是让渡了部分人的公共利益。这说明充电桩的铺设及收费,本质上不只是市场行为,还应具有公共属性。经营者虽拥有调价的权利,但不能任由其说了算。正如通知指出,充电设施经营单位应遵循公平、合法和诚实信用的原则,结合生产经营成本和市场供求状况,依法制定充电服务收费标准,收取的充电电费应按其所在场所执行分类电价政策。此外,若涉及小区的公共区域,充电设施运营单位收取的费用也不该全部“装入自己荷包”,应与业主、物管等充分协商,确定合理费用水平。
电动自行车管理问题千头万绪,除了收费问题之外,充电桩如何分布更均衡合理、如何日常维护更安全等,这些都考验城市管理者的管理智慧和治理水平,既要有“一盘棋”的全局思维,又要拿出“绣花功夫”,凝聚起社会的“最大公约数”。让充电安全有序、出行便民利民,才是城市电动自行车治理的应有之义。(陈文杰)
Copyright @ 2015-2022 新科技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备案号: 沪ICP备2022005074号-4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