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持续震荡、产品赚钱效应不佳的背景下,7月私募新产品发行再度遇冷。
中国基金业协会最新备案数据显示,截至7月末,当月新备案的私募证券基金产品总量为795只,创下年内私募发行新低。今年前6个月,私募证券基金备案数量分别为2270只、1877只、2766只、2740只、826只和942只。
有渠道人士告诉证券时报记者,由于部分私募业绩惨淡,投资者趋于谨慎,今年银行和券商渠道的代销情绪相当低迷,尤其是主观多头类私募的发行降温显著。相比而言,头部量化更易获资金青睐,单月备案数量位居前十名的几乎都是量化私募。其中,衍复投资和稳博投资分别以21只、19只的总量位居前二。
【资料图】
虽然产品发行遇冷,但私募却纷纷看好后市,坚定当下是市场底部的判断。
私募发行创年内新低
实际上,今年上半年基金发行就开始出现降温。5月,公募基金发行遇冷,新发基金创八年新低,备受市场关注。
中国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5月私募证券基金发行数量为826只,创下阶段性新低;6月,私募新发行数量升至942只,有所反弹;不过,7月新备案的私募证券基金产品总量再度下降,以795只创出年内新低。
从新备案规模来看,今年私募发行最好的时光是3月份,当月新备案规模为亿元,接近500亿元。2月底,宁泉资产、桥水中国、慎知资产、睿郡等多家私募发行火爆,资金情绪快速升温。3月、4月备案数量高达2766只、2740只,成为年内发行高点。
整体来看,剔除1月份亿元(受春节影响)的新备案规模,目前5月的新备案规模亿元为年内最低。目前,中国基金业协会还没有公布7月的新备案规模,但结合发行数量来看,有可能再创新低。
虽然产品发行遇冷,但投资者历次在新基金发行“冰点”时刻入场,持满三年均收获正收益,而基金发行火热时却往往是行情高点。
中欧瑞博统计显示,以偏股基金为例,在2009年2月、2012年10月、2013年1月、2017年10月、2019年2月这五个发行“冰点”时刻,买入偏股基金并持有三年的收益率分别达%、%、%、%、%。
头部量化获资金青睐
有渠道人士告诉证券时报记者,今年银行和券商渠道的代销情绪相当低迷,产品一直都不好卖,主观多头类的产品由于业绩表现不佳更难卖,不少私募都暂缓了新产品发行的计划。不少投资者都在观望,尤其是听闻很多私募的回撤幅度后,纷纷转向“固收+”产品以及安全性更高的分红型保险产品。
与主观多头相比,头部量化因回撤更小,业绩相对稳定,获得了不少资金的青睐。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7月单月备案数量前十名几乎都来自量化私募。其中,衍复投资和稳博投资分别以21只、19只总量位居前两名,宽德备案了13只产品位居第三,锐天、世纪前沿、卓识、灵均等备案产品数量分别为9只、8只、7只和7只。
7月,私募一共备案了265只量化产品,占到备案产品总量的%。细分来看,股票量化多头产品为169只,占比为%;股票市场中性产品为71只,占比为%;量化CTA产品为25只,占比为%。
与此同时,百亿量化数量和规模在二季度也逆势扩张,从一季度末的26家升至30家。其中,宽投资产、龙旗科技、千宜投资、乾象投资等新面孔均在二季度突破百亿规模大关,稳博投资和世纪前沿更是一举突破了200亿大关。
A股将迎“击球甜区”
其实,7月A股各大指数已经震荡上行,上证50指数涨%,沪深300指数涨%,中证500指数涨%。
进化论资本表示,从估值水平看,上证50和沪深300指数当前PE已位于近十年50%左右的分位水平,较上月明显上升。从股债性价比看,截至7月底股票相对债券风险溢价为%,位于67%的历史分位水平,虽然相较于6月底风险溢价有所下降,但仍处于股票具备吸引力的区间。
“7月上半月市场相对低迷,随着国内月度和半年度相关经济数据的披露,市场对经济预期陷入了进一步的担忧,两市日均成交金额一度低于7000亿元水平,反映市场对未来信心的缺乏。月底,政策导向发生明显变化后,市场信心有所恢复。”进化论资本认为,当下阶段,信心比黄金重要。居民部门储蓄率节节攀升,说明市场并不缺乏资金,缺乏的是信心。行业方面,进化论资本依旧看好复合集流体,认为该行业有望迅速成长为一个年产值300亿~500亿元左右的市场,这当中部分公司的业绩和股价可能会有翻倍以上的机会。
望正资本在最新月报中指出,当前位置政策底已经出现,地产销量和经济增速的底部即将探明,在经济增速向上、货币宽松、估值中低位的情况下,A股将迎来2021年初以来的重要底部。
展望未来两三年,望正资本认为,有两类公司具有较好的投资机会。一类是估值合理、未来2~3年收入和利润有望大幅增长的公司,主要分布在AI(人工智能)、智能汽车、MR(混合现实)等蓬勃发展、逐年向好的产业;一类是估值极低,受益于行业需求恢复和供给格局优化的公司,主要分布在地产链、消费医药、军工等板块,A股将迎来“击球甜区”。
中欧瑞博则表示,每一轮周期唯一不变的是人性。从“骂骂咧咧”地质疑底部,到无数次想“一割了之”地熬过底部,最后行情起来时,投资者又怀念底部,懊悔自己为何不重仓?——待到风起时,回头看,轻舟已过万重山。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Copyright @ 2015-2022 新科技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备案号: 沪ICP备2022005074号-4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